HEINZ MACK: Structures
Ben Brown Fine Arts 畫廊幸蒙委託,將為革命性藝術家海因茨‧馬克在香港舉辦其第二次個展:結構。從藝術家著名的「零藝術運動」時期到現在,是次展覽囊括油畫,紙上作品和浮雕作品,並對馬克就光、顏色、形態、震動和感官認知的終生興趣作出審視。展覽將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同期舉行。
海因茨‧馬克對當代藝術的重大影響源於他在1957年和奧托‧皮納(Otto Piene)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創立的藝術組織「零藝術運動」(ZERO movement)。1961年,君特·約克(Günther Uecker)亦加入「零藝術運動」。「零」被認為是一個新起點,讓這些德國的年輕藝術家恢復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受的蹂躪。憑着對藝術的熱情以及美學的無限可能,他們努力挑戰和超越藝術創作的傳統理念,將藝術運送到新的空間,為觀眾創造一種體驗,並解決自然、藝術和科技之間的界限。「零」在國際上的勢頭日益增長,其他藝術家如盧齊歐‧封塔納 (Lucio Fontana),伊夫‧克莱因(Yves Klein),草間彌生(Yayoi Kusama),曼佐尼(Piero Manzoni)和傑塞斯‧拉斐爾‧索托(JesúsRafael Soto)等其後亦陸續加入運動。這些藝術家對「零」的無數實踐迎來了後來的極簡主義(Minimalism)、概念主義(Conceptualism)和地景藝術(Land art)。從格哈德·里希特(Gerhard Richter)到羅伯特·史密斯(Robert Smithson)以及詹姆斯·特雷爾(James Turrell),「零」深深地影響了後代的藝術家。最近,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更對此運動予以肯定,舉辦了精彩的展覽「零」:倒計時到明天,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(ZERO: Countdown to Tomorrow, 1950s-60s)。
是次展覽展出「零」時期的罕見作品,包括:創作於1958年的精美木紋銀紋紋理浮雕Licht-Relief [Light-Relief] 、1962年的起伏鋁浮雕Mauerrelief [Wall-Relief] ;和1966年的圖形幾何黑白畫Raster-Oval [Grid-Oval] 。
馬克在「零」作出的宣言成為了他隨後幾十年藝術產出的基礎,包括世界各地的紀念性雕塑,地景藝術創作,光影藝術創作,動力藝術創作和概念項目。馬克放棄了繪畫多達二十年,他其後於1991年重拾繪畫,並開始了Chromatische Konstellation(Chromatic Constellation)系列大型油畫和紙上作品,籍此探索顏色,色調,光,節奏和抽像圖案。這系列至今仍在繼續。是次展覽的重點作品為Feuer-Teppich(Chromatische Konstellation)[Fire-Carpet(Chromatic Constellation)],創作於1993年,其鋸齒狀的波紋震動著黑色的背景,輻射出一種強烈的能量。另一作品,Der Tanz(Chromatische Konstellation)[The Dance(Chromatic Constellation)] 由複雜的彩色帶組成,在二維表面上創造深度和震動的視覺錯覺,為2013年的創作。